![]() |
一、线圈涂抹层的施工
待抹线圈胶泥的感应线圈须清整掉粘贴在上的浮灰、油漆渣,用钢丝刷清算。顶圈耐火砖必需用硬物填充紧固,炉盖板紧固螺丝拧紧。感应圈固定增强(很重要)。
混和水应为可饮用水质。理想的水温在5-25℃之间。加水量应严厉控制在阐明书指明的范围15-22升/100公斤料。能够以16公斤/100公斤料参加。过量参加水,将招致强度降低,增加凝固时间和收缩而产生裂纹。
线圈胶泥在混和时,确保一切的设备和工具是清洁的,决不能在暴露的空中上混料。在没有搅拌机的现场可用手工搅拌,应保证搅拌平均。混和好的料应在混和后30分钟内施工完(在环境5-25℃)。
线圈涂层涂抹施工时,应先在炉子中心挂一根铅垂线,检查线圈的装置位置能否与炉子同心。
线圈涂抹施工时,要留意使涂抹料嵌进线圈的匝间,涂层厚度约为6mm左右。外表应润滑平整。当采用推出机构撤除旧炉衬时,涂层应作成上大下小的倒锥状润滑平整的内外表。下部涂层厚度可为10-12mm。
尽量减小线圈底部/顶部匝圈与相应的电炉底部/上部支承构造(如浇注口)之间的间隙或突出物尺寸。其目的是使线圈涂料层与电炉底部/上部的支承构造构成一个整体的平滑圆柱面,使炉衬受热收缩或冷却时可在其润滑的外表上自在伸缩,以防炉衬伸缩时与上述的突出物或间隙之间产生宏大的应力,招致炉衬裂纹的产生。
涂抹层完成后,用钢丝刷将涂抹层外表拉毛,以利于枯燥。
新的线圈抹层或较大面积的线圈涂抹层的修补层至少需经24小时的自然枯燥。小范围的也需经至少6小时的自然枯燥期。自然风干后停止外加热源烘烤,烘烤温度在200-250℃之间。可用红外线灯作烘干工具,也可用坩埚模放进炉内作为被加热体,运用小功率将它加热,藉此来平均烘烤线圈涂抹层。(炉体水冷不停。)
线圈泥至少在打筑新炉衬前2天完成。
线圈涂料干料每炉约需500公斤左右。
二、浇注口(槽)的砌筑
开端捣筑炉衬前,先砌筑好浇注口(槽)。
这一筑炉程序能够使以后在浇注口(槽)左近的炉衬垂直方向构成一个耐材-耐材的接合面,有利于避免或减少熔融金属液窜透浇注口(槽)下方构成的横向裂纹的可能性;同时也在该处坚持耐火资料纵向滑动面的连续性。
采用气硬型或热固型的可塑料捣筑浇注口(槽)。浇注口(槽)的耐火资料应直接与线圈涂抹料接触,之间不允许夹有侧壁背衬资料。背衬资料在干震料打到离浇注口(槽)100mm时切除。
竣工后在外表打Ф4-Ф5mm透气孔。
用煤气或其他小火预先对浇注口(槽)停止烘烤。
三、侧壁背衬材的装置
侧壁背衬资料装置前,需丈量线圈涂抹层对地绝缘电阻,保证不小于2MΩ。
按图示请求,铺设石棉布/硅酸铝纤维布/无碱玻璃纤维布/云母板和报警电极板等。背衬资料的长度应比未砌筑炉衬时炉膛高度长100mm。
将背衬资料顺其长度方向在炉内沿轴向贴着烘干了的线圈涂抹层铺设,每块背衬资料之间需搭接75mm,一端至少有100mm挂出于电炉顶部,并用粘胶布沿炉顶砖粘住。
检查确认背衬资料之间搭接平整,无皱折存在。这种搭接缝在炉底和侧壁捣筑时会被涨紧,使之与线圈涂抹层很好地贴合。
四、捣筑前的准备工作
要确保在施工区域内、电炉顶部和内部彻底肃清一切的灰尘、耐火资料颗粒、残留渣滓及飞溅金属遗留物等一切可能在捣筑过程中掉落到炉衬资料中去的杂物。
将炉衬资料包装袋或包装桶上的灰尘肃清,检查资料牌号和规格能否契合请求。
一切位于工作区域内的筑炉人员应穿连裤工作衣,并将口袋中的易掉杂物取出,放在工作区外。
预混炉衬资料从袋中取出后,包装袋上的纸、塑料片、绳等杂物均应搜集起来,集中寄存,避免掉落到炉衬资料中去。
严禁捣筑过程中抽烟。
五、炉底捣筑
预先依照技术请求在底部砖砌面上从规则处铺设好检漏接地极丝,检漏接地极丝必需弯折90°,向上穿出炉底炉衬。必需确保炉衬捣筑完成后,捡漏接地极丝不被弯折,其端头应能与坩埚良好接触。
炉底炉衬捣筑程序如下:
正确测定炉底到炉顶的间隔。
参加炉衬资料,高度为60-70mm
重复、平均捣实。
外表拉毛(不浅于20mm)。
第2次参加炉衬资料,高度60-70mm。
停止3-4次。
按比例110%-115%的高度参加炉衬资料。
手机:市场部罗工18977243567,技术部龙工15307829357
邮件: